许多被征收人都曾陷入这样的困境:房子没了,设备毁了,补偿一分没有,想打官司,却连“告谁”都成了难题。
在安徽广德,赵先生一家的企业,就遭遇了这样的现实。2005年,他们响应政府招商引资,租下18亩土地建厂,一干就是近二十年。没想到,从2019年开始,厂里被停水停电,2022年更是在未达成任何补偿协议的情况下,被强行拆除。设备、原材料不翼而飞,损失高达一千多万元。
更让人无力的是,他们先后起诉过市政府、镇政府,结果一审、二审、再审全被驳回,理由无一例外:“不在征收红线内”“不是强拆主体”。也就是说,厂房明明被拆了,却找不到该负责的人。
很多企业在面临征收时,既没有土地证、房产证,也没见到任何征地公告或补偿方案,唯一能证明自己在此经营多年的,只有一本营业执照。等到厂房一拆,设备一毁,维权之路就变得异常艰难——证据不足、主体不明、程序空转,时间却在不断消耗。
赵先生一家不是没有努力。他们报过警,委托过律师,提起过诉讼,却一次次被挡在司法门外。直到今年,合同到期前,居委会一纸通知要求搬离,随后直接起诉他们“返还土地”。企业成了被告,而真正拆房的人,至今未被追责。
这一切的背后,暴露的不仅是程序执行的漏洞,更是被征收人维权无门的现实困境:没有公告、没有协议、没有明确的责任主体,甚至没有留下任何“可以告”的把柄。
而律师的价值,正是在这样的迷局中,帮助当事人厘清法律关系,锁定责任主体,推动程序正义。不是每一次诉讼都能赢,但每一次坚持,都是在为公平争取多一次可能。
我们相信,法律不应该是迷宫,而是每个人都能走得通的路。目前,盛廷律师已经正式介入此案,如果该地区有其他被拆迁人有法律问题咨询律师,可致电盛廷律所010—60646818,律所会安排该地区案件负责人为您提供咨询服务。

在盛廷律师处理过的众多征收案件中,招商引资厂房易遇到违建强拆或补偿纠纷问题。如果您也遇到了类似问题,建议尽早了解应对策略,避免合法权益受损。
北京盛廷律所:18年征地拆迁领域经验,为您提供对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