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普通的被拆迁人
一个未真正承办的案件
一名平凡的盛廷员工
一面火红的锦旗
一个让人感到温暖的盛廷故事
……
壹
4月30日,北京市盛廷律师事务所主任助理于林林突然接到一个快递电话,让他到办公室楼下取快递。正在居家办公的他赶紧给值班同事打电话,请同事帮忙取一下快递。同事给他拍了一张照片,快递是一个半米多长的圆筒形状的东西。一般法院或者当事人发来的材料很少有这类东西,会是什么呢?
由于担心耽误当事人的办案进展,于林林让同事打开快递看看。
原来这是江苏徐州的一位当事人刘女士发来的锦旗。
贰
一个还没有开始办案,甚至都没有委托盛廷的当事人,这个时候为啥会送锦旗呢?
事情还要从2个月前说起。
2月24日,家住江苏省徐州市某区的刘女士,因为听到自己家所在的区域要拆迁的小道消息,就在网上搜索关于征地拆迁的信息,希望多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让自己在拆迁的时候不吃亏。
由于对很多专业法律问题拿捏不准,刘女士搜索了几家律师事务所的信息,在进行一番比较后,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盛廷律师事务所留言,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所遇到的情况。
不一会儿,刘女士就收到了盛廷律所于林林打来的电话。他就征地拆迁的法定流程、注意事项、必备文件等相关信息进行了细致而又生动的讲解,并回答了刘女士关于如何应对强拆、对补偿标准不满意怎么办等问题。
3月18日,刘女士和同一地区互不相识的耿女士同时给于林林发来了征收方发布的《征收安置补偿方案》。在收到两位女士发来的信息后,于林林对资料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建立了一个微信讨论组,对刘女士和耿女士的安置补偿进行了专业分析,并提出了应对策略。在得知征收方已经采取了封路措施的特殊情况下,他还对刘女士和耿女士进行了安全教育和理性维权指导。于林林的耐心解答既让刘女士她们感受到了盛廷律师的温暖,又给她们接下来的维权以极大信心。
刘女士把于林林当成了自己的朋友,当地拆迁工作有什么进展都会第一时间告诉他,寻求盛廷的专业帮助。
4月8日,刘女士来电告诉于林林,她身边有一部分人迫于征收方的压力已经签订了安置补偿协议,自己也感到有点儿力不从心。但是,由于补偿标准太低,自己很不满意,她又有点儿不甘心。
于林林又从专业知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刘女士既不要放弃自己的合法权利,积极维权,也要运用法律武器理性维权。
叁
由于于林林在一个多月时间内认真负责,客观公允地分析现状,解答相关法律问题,积极帮助刘女士排忧解难,让刘女士非常感动。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刘女士给于林林发来一个微信红包,请于林林无论如何收下。于林林感谢了刘女士的好意,但拒绝收下红包。
4月27日,刘女士给于林林发微信要地址,于林林感到好奇,问刘女士要他的地址做何用。在进行沟通之后,他才知道刘女士给盛廷做了一面锦旗。于林林也拒绝了,说等事情办完了,再给送锦旗,不然受之有愧,没想到刘女士还是将锦旗寄了过来。
这面锦旗所承载的荣誉是巨大的。
于林林坦言, 4月份以来,随着疫情的结束,全国各地的征地拆迁工作已经全面铺开,他每天都有很繁重的工作,经常被当事人误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一面锦旗给于林林带来了极大的信心,更让他感受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于林林只是盛廷征地拆迁服务团队中普通的一员,他的专业、热心、细致、认真,是盛廷每一位同事的特质,也是盛廷高品质法律服务的彰显。
征地拆迁,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都是冰冷、凄惨、无情的,甚至是裹挟着暴力的,被拆迁人的迷茫、无助、无奈,很少有人感同身受。盛廷律所“极致、温暖、协作、创新”的核心价值观,让很多被拆迁人感受到了有爱心的律师、有温度的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