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了80多年的祖屋,说拆就要拆,补偿却连新房首付都不够……”赖先生一家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煎熬。因铁路项目建设,他们的房屋被列入征收范围,但补偿方案却让这家人进退两难——祖屋不在红线内却可能被波及,现住房的评估价与市场房价悬殊,维权之路显得异常艰辛。
赖先生一家的房屋共有两套,一套是现在住房,建设于上世纪80年代,占地面积310平方平方米,房屋共192平方米。还有一处已经建设80年的祖宅,建筑面积为75平米。
2024年4月,赖先生参与评估公司的选择,10月,征收方下发征收通知,补偿方案以货币安置为主,虽然也提到可以产权调换,但却要求村民自己用货币购买在售房源。“这些房子,毛坯最贵的高达11000一平米,最便宜的也要4500元一平,仅提供3万元的优惠券,同时入户丈量房屋也没有给结果。”赖先生告诉盛廷律师。
去年12月,评估公司给赖先生的房屋作出《初步估价结果》,但是这份评估结果上却没有盖章和签字,期间,征收方多次上门要求核对数据,但赖家三次提交手写反馈表,均未得到明确答复。
今年1月,赖家收到“最后通牒”——若未在限期内对评估结果提出异议,则视为默认。无奈之下,他们选择委托律师,正式启动法律程序。
“我们家祖屋不在征收红线范围内,我们想继续居住,不想被征收。在征收红线范围内的房屋,截止到目前给出的补偿太低了,我们认为不合理,所以我们至今没有签订协议也没有领取补偿款,想通过法律程序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根据现行的土地管理法和相关法规,征收土地和房屋应当遵循公平、合理、合法的原则,确保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像赖先生一家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
面对不合理的补偿方案,赖先生一家选择了依法维权的道路。他们希望通过法律手段,争取到公平合理的补偿,让自己的祖屋能够继续得以传承。
盛廷律师将会积极为赖先生一家制定维权策略,协助他们收集证据、整理材料,并与征收方进行沟通协商。同时,也提醒广大被征收人,要注意保留好相关的文件和证据,以便在法律程序中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