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某县村民郭先生一家正被土地征收事宜困扰。家中合法拥有的宅基地与房屋,在“河生态治理工程”配套河堤道路建设的征收背景下,面临“程序不合法、补偿不合理”的双重难题,无奈之下,他们选择委托专业律师维护权益。
郭先生家的土地房屋手续齐全,持有《不动产产权证》,证载宗地面积173平方米,建筑物面积393平方米。这处2014年建设、2022年装修的房屋为三层结构的房屋产权关系清晰,却因征收项目的推进面临被拆除的命运。
此次征收从启动至今,程序漏洞频发。郭先生一家从未见过任何征收公告、征地批文及补偿方案公告,仅知晓征收与沿河路河堤修建相关,且因“县委书记要查看进度”,近期镇、村两级才频繁上门协商补偿事宜。令人困惑的是,协商过程中补偿标准反复无常,缺乏透明依据:最初征收方提出评估价116万元,却未提供评估报告;后续又给出“118万元+两套各不低于120平方米房屋”的方案,折合总价约180多万元,可如今又仅提供货币补偿了,安置选项被大幅压缩。
郭先生了解到,同村一位邻居家宅基地占地面积231.12平方米、建筑面积159.33平方米,据称谈妥补偿106万元,签订合同却为90多万元,而拆迁办又声称合同金额仅70多万元,补偿数据混乱不明……
从法律层面来看,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征收集体土地必须依法发布征地公告、征收决定及补偿方案,保障被征收人的知情权与参与权。但郭先生一家遭遇的“无公告、无评估报告、补偿标准模糊”,明显违反法定程序。为纠正违法征收行为、争取合理补偿,郭先生决定委托北京市盛廷律师事务所维权。
征地拆迁本应兼顾公共项目推进与被征收人合法权益,而非让程序正义缺位、补偿公平失衡。相信在盛廷律师的专业介入下,郭先生一家能通过法律途径揭开征收真相,打破补偿僵局,最终拿到符合权益的合理补偿,守住家庭的财产与生计。
如果您有征地拆迁相关问题需要咨询解决:
--------《《《《点击一对一咨询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