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房价已经七八千一平,可我的房子,赔偿下来每平方米只有几百块。”
这是来自河南一位普通村民的真实遭遇。他的家在2024年3月被街道办强制拆除,至今没有得到他心目中公平合理的国家赔偿。尽管法院确认强拆违法,但在后续的国家赔偿诉讼中,他依然感到无力。
在征地拆迁中,不少被征收人都面临类似的困境:房屋面积缩水、补偿标准就低不就高、地方文件“一刀切”……
这位村民的宅基地房屋实际测量面积为586.8平方米,但根据当地2019年的文件,安置面积被限定在280平方米,不到原来的一半。他提出参照周边房价每平5000元计算房屋损失,但一审法院依据的赔偿标准仅为每平方米686元,经过协商,上浮10%后也仅754.6元,不到周边商品房的十分之一。
他说:“即便我的房子是80年代建的,在没有给我新宅基地的情况下,也不应该这么低。”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距?很多时候,地方政策在执行中容易陷入“一刀切”的惯性思维:不考虑每户房屋的实际结构、建造年代、居住情况,也不区分城中村和普通农村,更不愿意参照当前市场价。
而村民手里虽然握着宅基证和测量报告,甚至法院确认强拆违法的判决书,却依然在赔偿阶段举步维艰。他们不是不愿配合拆迁,而是不愿接受一个明显偏离公平的补偿方案。
盛廷律师认为,对于违法强拆,赔偿不应只停留在补偿水平,而应体现对违法行政的惩戒,充分恢复当事人的原有生活水平。拆迁不是“拆了就完事”,安置也不是“给多少算多少”。我们希望通过专业的法律工作,让每一个被征收人都在拆迁之后,仍然保有自己的尊严与权益。目前,盛廷律师已经介入该案,如果该地区有其他被拆迁人有法律问题咨询律师,可致电盛廷律所010—60646818,律所会安排该地区案件负责人为您提供咨询服务。

如果您有征地拆迁相关问题需要咨询解决:
--------《《《《点击一对一咨询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