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40年,40人」The Younger Generation-北京市盛廷律师事务所主任毕文强
题记:
在法律服务市场中,盛廷律师事务所因其独特的服务人群和业务推广模式而备受瞩目。这家律所凭借强大的线上运营能力,成功吸引了大量客户,线上业务占比高达90%。而背后支撑这一切的,是一支庞大而高效的运营团队,他们分工明确,从直播到谈案、签约、到委托、办案,形成了一条龙服务,展现出惊人的效率。
这家律所的创新模式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在当前律所“一体化”管理成为热议话题的背景下,盛廷模式为行业树立了一个值得参考的范例。
这家律所有什么样的独特性?这些独特性又是因何而起?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采访了它的创始人,律所主任毕文强律师。
本期嘉宾:
北京盛廷律师事务所主任
北京市物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北京市海淀区律师协会监事长
公益组织大爱清尘基金会监事长
毕文强律师本科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家乡的法院工作,后来因为表现优异被调到市委办公室。然而这次提拔并没有让毕文强感到开心,因为他觉得,自己突然一下子就不再从事自己喜欢的法律职业了。
于是,2003年10月,在工作刚刚变动3个月后,他辞了职,来到千里之外的北京做律师。
对于当时初来乍到的毕文强来说,未来看起来还十分遥远,一切才都刚刚开始,看不到归处;而对于后来的毕文强来说,这个时间又十分短暂,因为,仅仅在3年后,他就和朋友一起创办了一家律所。
盛廷所的诞生,多少带些传奇色彩。
这家律所的前身,是一家律所里的房地产专业律师团队。
毕文强来到北京后,进入一家律所实习。不久之后,一个机会向他招手。他所在的团队的合伙人有想法要成立一个房地产的专业团队,但又苦于人手和精力不够,因此感觉比较犹豫。
当合伙人征求毕文强意见的时候,这个年轻人自告奋勇地表示,如果合伙人愿意,自己可以来替他管理这个团队。
就这样,团队顺利成立了起来。2年后,在一次律所团队结构的变化过程中,几位团队成员一致同意自立门户,于是便有了后来的盛廷。
2007年3月22日,盛廷在北京中关村一隅开始了自己的征程。
谈起最初的情景,毕文强回忆道,我们以前经常开玩笑说,我们盛廷刚开始就是家三无律所-无资金、无案源、无资源。刚成立的时候,我们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甚至最初注册时的办公场所都是借来的。
后来律所注册下来才搬到了中关村科技发展大厦,但是刚刚第二年,房东就有事情要用房子,我们只能搬离。而且当时时间比较紧,我们又找房子又装修,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搞定,行政主管甚至晚上就睡在装修工地。我们当时租的是一家国企的房子,结果不到两年时间,人家要整层统一使用,我们又搬了出来,后来才来到数码大厦。
就这样,盛廷沿着中关村南大街一路北移,最终来到四通桥的东南角,才算安定下来。
这也算是我们的风水宝地,我们在这已经待了十五年,从最初五楼的一小部分到现在发展到在三楼、五楼、六楼租了将近3,000平米的办公面积。同事们都说,这里对我们来讲是块风水宝地,不过我告诉他们,我们到哪,哪就是风水宝地。
从2007年成立到现在,盛廷马上就18岁了,即将要度过自己的成人礼。18年来,用毕文强自己的话说,感觉自己和同伴走过了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毕文强十分看重合作,他的一位助理曾经打趣,认为他对合作有执念。确实,对于如何合伙、如何办所,毕文强有着自己的独特理念,盛廷应该是全国唯一一家聘请罗伯特议事规则专家作为管理委员会会议主席的律所,他介绍道,我们在创立初期就非常重视合伙人之间的合作规则,还专门聘请了著名专家袁天鹏先生为我们主持合伙人会议。因此,对于什么是真正的平等协商,我们是有着深刻体会的,这也常常影响我对合作的理解。
毕文强特别感谢那些正在或者曾经和自己一起奋斗的人们,在这段旅程中,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而让他最为感动的,是盛廷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赢得客户,甚至是同行的支持和认可。
在征地拆迁领域,盛廷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已经成为了业界的共识。大家给我们一些赞誉,说盛廷是征收拆迁领域的'黄埔军校',久而久之,大家就把这样一个称谓给叫开了。毕文强说。
对于这个称谓,毕文强内心是感到骄傲的,这说明我们坚持的一些东西是有价值的。
3月10日,盛廷刚刚举办了一场律师开放日活动,当天,从全国各地赶过来的同行们和盛廷的律师们深度交流,度过了充实而又收获满满的一天。
多年来,不仅在征拆领域,盛廷也在传统的房地产法律服务领域深耕细作,早已从早期的拿地和征收拆迁、建筑工程、房地产开发,再到后期的房屋买卖和社区物业管理,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服务链。
盛廷在社区治理和物业管理方面的业务表现尤为突出。这一领域的团队由王兵律师带领,这是一位从盛廷成长起来的资深律师,他曾是所里的一名实习律师。如今,王兵已成为团队的负责人,带领着一支由北大和政法高材生组成的精干律师团队。
盛廷不仅在实务操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更是在立法层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毕文强自己就和王兵一起参与了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和条例的制定,以及江苏省物业管理条例的立法工作,并且在广东省的制造业基地东莞市的物业管理条例立法中也有突出贡献,广受好评。
多年积累,经历了风风雨雨的盛廷,如今又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谋划着一个更大的布局。
凭借自己多年来打造专业团队和专业领域的能力,盛廷希望自己未来能够成为一个孵化器,持续培养并创造出更多可能性。
提到创新业务孵化,就不得不提盛廷强大的运营团队。除了律所的日常管理和运营,这支团队也肩负着线上业务开拓的任务,这包括线上内容输出、直播、引流和谈案转化。
2023年,盛廷所几乎90%的业务来自于这个团队开拓的线上渠道,除此之外,团队还成功打造出几位网红律师,其强悍程度可见一斑。
有了这个实力超群的团队的支撑,律师们只需专注于在自己的业务领域去研究法律实务,去为当事人提供高品质的法律服务。而且,运营团队也将自己过往的经验复制,打造出更多领域的专业团队。
盛廷在产权保护,特别是在行政诉讼与行政争议领域的产权保护上,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沿着产权保护这条专业主线,无论是在征收、社区物业、投资股票、金融资金债券,还是矿产林权,甚至是现今热门的数字产权方面,盛廷都组建了专业的律师团队进行深入研究和保护。
而在这条主线之上,盛廷还组建了民商团队以及刑事团队,但主要是做金融犯罪,或者涉及到因为产权问题产生的一些经济犯罪类。
盛廷从不盲目追求业务的广度,而是坚持专业的深度。当我们在某个方面还不够成熟的时候,我们宁可先不去碰。我们尊重这个市场,相信这个世界终究是相对公平的,我希望能让盛廷的所有同事都去按这些简单的、朴素的道理去做事。毕文强总结道。
而他对于平台上专业团队孵化能力的信心,也来自于律所的数字化管理。
作为律所管理者,毕文强一直对技术和软件非常重视,认为这是现代化律所管理的必备工具。从最早的金目标到后来的阿尔法,再到后来盛廷自行研发的氚云系统,盛廷一直都走在技术赋能的前列。而律所刚刚上线的自研升级版软件盛在智享系统,又让律所的管理水平再次迎来提升。
强大的后勤支持以及现代化的管理软件,成为盛廷的核心优势,律师们在盛廷可以真正心无旁骛地工作,律所也因此展现出强大的塑形加工能力。无论是一个60分的律师,还是一个崭露头角的新人,都能在这一平台上得到充分的成长和展现。
在盛廷所采访的过程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这家律所里的青年律师。他们眼里有光,脚下带风,你能明显感受到他们身上的精气神和对工作的热情。
我们的青年律师是真的爱盛廷。毕文强说。究其原因,他认为律所主要做到了两点。
第一点就是律所给了年轻人梦寐以求的成长机会。
我们一直强调盛廷是一个学习型的平台,从我到合伙人,从老律师到年轻律师,都在不断地学习,新加入的同事很快就会被感染,进而融入到这样一个环境里面。
开案件研讨会或者模拟法庭的时候,毕文强经常会随机点名,让年轻律师或者实习律师按照自己的理解,把刚才的案情进行重新构建。一开始他们会有压力,但正是这个压力,让他们开始慢慢去学习、去提升,专业能力成长非常快。
这让毕文强感到很自豪。其实所里的年轻人和我接触的并不多。有时候我发现,有的年轻人上个月和我沟通一个案件的问题时还结结巴巴,但一两个月后我再见他时,发现他精气神都变了,甚至连跟当事人说话的语气、走路的状态都变了,变得更自信,我内心就很欣喜。
毕文强特别提到自己身边的一个典型例子。
盛廷有位名人-马娜律师。从实习生开始,马娜一直跟随师父毕文强,顺利成长为一名管理型律师。目前,30岁出头的马娜管理着所里的一个60多人的金牌主力团队。
其实我安排的任务有很多时候还是蛮繁重的,但在这个过程中,马娜从来没有推脱过,一定会努力去做,而且不断地总结和成长。现在如果用上帝之眼回头去看,我会发现,正是马娜通过自身的努力,借助我和盛廷给的这样一个环境和条件成就了自己,同时她也反过来成就了盛廷。所以我一直在跟年轻人讲,千万不要妄自菲薄,你可能都不如我了解你自己,不知道自己的能量是多么巨大。
毕文强有时会觉得自己有些太过好为人师,尤其是给年轻律师开会或者做案件研究时,本来会议已经结束了,他又能滔滔不绝讲上半小时。但我是发自内心的,就想让他们尽快一些成长。
毕文强其实也是这样度过了自己的职业开端。2004年,他作为一名实习律师,经常是搭早上最早的一班公交车上班,晚上又搭最晚的一班车回香山,周末也经常加班。
而年轻人享受在盛廷工作的第二个原因,涉及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在他加倍努力成长之后,能够看到自己的收获。
这得益于盛廷的一套可视化的技能培训体系。这套体系被形象地称为技能树。就像打游戏升级一样,到了一个级别,就必须要掌握这个级别所对应的技能,你要解锁这个技能,才能继续往上一级走。这棵技能树被拆解成为很多细节,确保每个环节都有可量化的衡量标准。
比如整理卷宗、构建基本案情,以及完成法律检索、进行法律分析,然后做出承办策略,或者你能做到熟练地、从容不迫地和当事人、和客户进行沟通,都是技能树上的一项重要技能,必须要达到一定标准。
而配合技能树的衡量标准,是一套叫做盛券的积分体系。律师们每掌握一项技能,就可以申请一次盛券。盛券的多寡,证明了你付出的努力的多少,付出越多,拿到的相应回报就越多。这就是盛廷的军工体系,也就是盛券制度的核心。
通过这项制度,大家的学习热情被激励起来,长此以往,一个被动的学习动作就能形成一个主动的学习习惯。
律师们发表了一篇文章,做了一次发言,甚至参加了一次研讨会,都可以申请盛券积分。2023年,一个项目团队一共主动向所里申请积分达到110多次,其中有4个人一年之内各申请了3-4次,而每一次申请对他们而言,都意味着一定量级的收入上的提升。
在盛廷的年轻律师中,收入看齐甚至超过红圈大所同年级律师的大有人在。因此,毕文强常说,在盛廷,你的收入由你自己决定,原因也就在于此。
而对于青年律师独立后的方向选择,毕文强也建议他们考虑自己的天赋和性格因素。
他提到,在盛廷,当青年律师成长到可以独当一面的时候,他基本上会面临着三个选择-第一个,是选择成为一个在专业技能方面非常强的律师,俗称一把刀,也就是说这台手术非你不可,你一上手术台,这个手术就成功了;第二个,是如果他更擅长和人打交道,有市场开拓和营销的天赋和技能,可以选择做谈案律师。比如盛廷的一位网红律师贾律师,就特别善于和人进行沟通,客户都特别喜欢她;而第三种,就是像马娜一样成为一名管理型律师,把队伍带起来。
我一直希望盛廷能够挖掘出每一位同事的天赋,这也是我们作为一家律所的社会责任所在。毕文强说。
作为盛廷的带头人,毕文强一直强调,盛廷的价值观就是要做一群专业可信赖的人。
他提到自己刚刚结识的一位客户。这位客户姓黄,是一位很有见地的老先生。客服人员与他沟通的时候,按照正常流程,想要为他介绍一下盛廷。不过老先生说,你不要介绍,你忙你的,我自己过来看看,感受一下。
后来黄老先生在律所转完一圈后,对毕文强伸出大拇指,说了四个字:管理有方。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其实我更希望他说,你们所挺专业,很温暖,值得信赖,因为这是我们一直以来最大的追求。毕文强说。
我们采访的当天,有幸在律所遇到了前来签约的黄老先生,老先生拉住毕文强,宾主相聊甚欢。
回首过往的20年,毕文强发现,自己在这一过程中始终乐此不疲。这至少证明了一点,我们现在的选择,确实是发自内心喜欢的事情。
在工作之外,生活中的毕文强会略显感性。春节期间上映的电影第二十条中描绘的几位法律人形象,让他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时至今日,毕文强仍然保留着自己在实习期间在律协上课时的笔记,那是属于他的青春岁月。
他也还记得上课时,当时的老会长对年轻的实习律师们讲过的话,律师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职业,早上可以见到皇帝,晚上可以见到乞丐。我们承办的案件,有可能是当事人这一生中最纠结、最重要的一件事,也有可能是他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