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介入公告 | 每亩300斤稻谷“租”走20年林地,协议变“陷阱”,村民的补偿款去哪儿了?
已被浏览170次 作者:北京市盛廷律师事务所
更新时间:2025-03-05
关键词
以租代征
2003年,福建省漳州市某村村民与村委会签订协议,将8亩林地以“每亩年租金300斤稻谷”的条件长期出租。彼时村民法律意识淡薄,误以为仅是“临时让渡使用权”,未曾想这一纸协议竟默许企业占地建厂长达二十年。
县自然资源局虽曾出面协商,但村民却对土地性质是否变更、是否涉及征收并不知情。与此同时,村委会公示一笔335万元的青苗补偿款,但村民至今分文未得。随着法治意识觉醒,村民开始质疑:若属合法征收,为何补偿款杳无音讯?若是违法占地,相关部门为何未予查处?
矛盾远不止于此。2007年,村委会又以租赁形式将60余亩林地收归村集体,与村民签订50年租用协议,约定每亩补偿3000至6000元。部分村民至今未收到款项,而土地长期闲置后,却在2024年被突然推平。更令村民困惑的是,村委公示文件与村民手中协议存在金额差异,补偿标准成谜。
“以前不懂法,吃了哑巴亏。现在知道,土地是我们的根,不能不明不白就丢了。”为了弄清楚是否存在征收事实,土地性质和用途是否已经变更,几户村民联系到了盛廷律师,希望通过律师的介入能够保障他们的权益不受到损失。
在农村事务中,村委会“代行权力”易滋生暗箱操作,农民因信息不对称往往会沦为弱势一方。也正因此,福建漳州的27户村民不再沉默,而是选择用法律武器守卫土地,相信法律的光芒也会照亮他们维权的征途。
如果您有征地拆迁相关问题需要咨询解决:
--------《《《《点击一对一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