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在拆邻居家房屋的时候,“不小心”把旁边的房屋的房顶一起破坏了,更耐人寻味的是,早在此之前,双方未能就补偿问题达成一致,如此巧合,您相信吗?这是张女士的真实经历。
张女士家在河北某市的县城中心拥有一处国有土地上的房改房,于1988年办理了个人产权证明,房屋主建筑面积加上配房的面积约有105平左右,土地面积有155平米。
从2018年通知要拆迁后,拆迁办和开发商陆续找到张女士,在没谈好实际补偿的时候,开发商却阴差阳错地“误拆了”张女士家的部分房屋。被拆除房屋的张女士当然不乐意,和开发商达成了约定——由开发商先行修补房顶,在修复之后,再进行补偿谈判。
“但之后开发商再也没有修补过房屋。”张女士说。2019年7月,张女士收到了一份评估文件,评估的价格是50余万元,张女士对此并不认同。到了2020年,开发商又口头协商提高到80万元。随着之前的几次事件,张女士对开发商为数不多的信任似乎早已荡然无存,空口无凭,张女士母亲认为,必须先修补房屋,承认错误,否则不谈之后的事情。
之后伴随着疫情,张女士母亲离世等一系列事情发生,房屋暂缓搁置,直到2024年,张女士的房屋被强制拆除。在强拆过程中,张女士随即报警,但警方回复是开发商所为。派出所则是下发了一份《终止案件调查决定书》,说不是故意的拆除,案件终止调查。
房子被拆了,报警也没有取得任何关键的证据,而周边的商品房框架都已经开始建设。“如果一旦建设完工、合法取得征地手续,到那时候不管是谈判还是走程序,还有那么多空间和可能吗?”张女士心里也在打怵。
其实,和很多被征收人一样,张女士不可能不清楚其中不对劲的地方,可是很多时候,单凭讲道理似乎无法解决问题,此时,法律就是定分止争的不二选择。衡量过后,张女士决定委托在征收拆迁、财产保护具有丰富经验的盛廷律师介入其案件。
“截至目前,补偿一直没谈拢,商品房框架已经搭建起来,我们觉得非常不合理,所以想委托你们帮助我们进行维权”,张女士说。目前。盛廷律师已经介入此案,将会通过合法途径维护张女士应得利益,尽职尽责、不负所托,为张女士的合法财产保驾护航。
如果您有征地拆迁相关问题需要咨询解决:
--------《《《《点击一对一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