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河北唐山的钟先生承包了村里3亩地用于企业经营。到了2023年底,征收方说要征地了,该地块上的房屋评估价为400万元左右。这让钟先生大为震惊——据他估算,楼房少说也得值1500万元。
他不服气,自己掏钱请人又评估了一次,结果出来为1600万元。可征收方一听这个数也不认,双方陷入僵局。到2024年5月,对方松口说能给到900万元,但钟先生觉得跟他的预期还是差得太远,但对方撂下话:“最多就这些了!”
钟先生心里也发毛。征收方有公告,有补偿方案,这要是真征收,到时候程序走完,房屋可能面临强拆。经过慎重考虑,钟先生于2024年7月委托了盛廷律所,希望借助法律手段争取合理补偿。律所指派赵丽雅律师、岳洋律师(实习)代理本案。
哪有什么正式征收,原来只是“协议搬迁”
征收方表面程序看似完备,这让钟先生一度感到很有压力。然而,经验丰富的律师团队通过调查发现,该地块其实并没启动正式的征收程序,所谓是“征收”,实质上只是“协议搬迁”。
这两者有本质的区别:正式征收具有强制性,只要程序合法,被征收人原则上必须服从;而协议搬迁属于协商行为,更像一种“自由交易”,如果补偿条件谈不拢,被征收人有权拒绝签字,对方也不能强制拆除。
那么,“协议搬迁”的补偿怎么算呢?全靠谈。就像菜市场买菜,他出一个价,你还一个价。补偿金额弹性较大,往往取决于当事人的谈判能力和征收方有多想要这块地。律师团队解释完这一点,钟先生也卸下了心理包袱,改变了在谈判中的被动态度。
在双方周旋的过程中,征收方采取了暂停供水的措施,理由是“全村共用一个供水系统,其他人都搬走了,不可能为你单独一户保留”。征收方“断水行为”表面上符合情理,却很难不让人怀疑有逼迁意图。随后,对方在钟先生家周边施工启动,打桩作业甚至把钟先生的楼房震出裂缝!
在律师指导下,钟先生多次就危险施工报警,对方虽然暂停几天,随后又恢复施工。面对这一情况,律师团队并未被动应对,而是积极准备为当事人申请人身财产保护,并有序推进法律程序。最终,在律师的专业策略与上级政府的关注下,征收方同意重回谈判桌。
四个月多争400万,当事人送锦旗感谢
经过多轮协商,补偿金额由最初的900余万元提升至1300万元,双方顺利签约,钟先生也很快获得补偿款。
从委托律师到问题解决,全程不到四个月,律师通过合法的维权策略,为当事人争取到了400万元的合理补偿。对此,当事人十分满意,特赠锦旗以表感谢。
案件结束后,岳洋感受很深:做拆迁维权律师,最考验的不是法律知识,而是心态。
政府在征地中处于强势地位,当事人即使委托了律师、启动了法律程序,也不要太期待短期内对方立马有反应。“一开始,很多当事人都会像钟先生那样,特别焦虑,每天给律师打电话,一打就是一个小时左右,担心每个细节。这种心情我们特别理解,但其实光着急真没用。”
征地维权往往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双方充分信任。律师凭经验制定的专业方案,通常能够产生预期效果,但需要一定的时间。当事人得保持耐心,相信只要依法维权,坚持下去,该有的结果一定会来。
如果您有征地拆迁相关问题需要咨询解决:
--------《《《《点击一对一咨询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