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中西部、西北部地区出现成片大暴雨,部分地区特大暴雨。离中国还有一千公里远的台风,远程控制了中原河南的这场罕见暴雨灾害。
在台风“烟花”和副热带高压的气流引导下,大量水汽通过偏东风从海上源源不断输送到陆地,在河南遇到太行山和伏牛山后,地形导致降雨范围集中,集结成极端暴雨。更因为大气环流形势稳定,导致降雨持续时间长。
截至7月22日,此轮强降雨已造成河南全省103个县877个乡镇300.4万人受灾,灾情备受社会关注。面对此次灾情,我们在关注河南主要城市的内涝灾情时,也应把目光投向河南农村地区。
农村地区灾情易被忽视
7月22日,在郑州等地暴雨被全网关注后,河南省气象台继续发布多地暴雨红色预警。
基础设施先进的郑州等城市内涝严重,多数媒体铺天盖地在报道郑州和主要城市的情况,周边的农村地区受灾情况更不容乐观。洪灾过后,房屋与住宅可能受损严重。
2020年7月中国南方的水灾,直接致使2.7万间房屋倒塌,24.4万间房屋受不同程度损坏,近300万人在失去家园后被紧急转移安置。
洪涝之中,农村往往是受灾最严重、也最容易被媒体忽视的地方。
在河南,村民居住的房子多以自建房为主,施工过程缺乏统一的质量监管标准,地基有深有浅,使用的砖瓦等材料也未必合格,再加上私搭乱建现象严重,在洪水的威力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而河南还是劳动力输出大省,农村地区的老幼抚养比达到58.6%,位列全国第四,相当于每3人中就有1人需要加倍关照,对于救灾转移和安置而言是不小的压力。
农村洪灾救援问题短板
农村和一些小的城镇在暴雨洪灾救援方面,存在问题和短板:
1、地域空间更为广阔,地形也可能更为复杂,给救援带来不便。现场救援非常需要当地熟悉地形和人口分布的当地向导,和基层组织、民众的配合。
2、农村通讯和网络基础设施相对较差,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和使用熟练度不足,这给紧急救援造成了客观上的困难和不足。民众救援信息不能及时发出,或者有效信息对接精准度有所降低。
3、农村地区交通、电力和通讯的基础设施,一定程度上受到暴雨洪灾的破坏,个别地方面临断网断路断电,以及健康饮用水和食物安全等问题。
暴雨泄洪损失谁来赔偿
还有一个群体不容被忽略,那就是泄洪影响到的民众尤其是农民。
所谓泄洪就是当某个河流、水库的水位高出警戒水位,而且通过正常的放水无法将警戒水位降低,这时候就有必要泄洪,以保证周边大城市的安全,减少经济损失。
泄向哪里呢?正常大坝都有泄洪区。但如果水势实在太大,还要扩大至下游区域地势较低的广大乡村。从地图来看,能为郑州分忧的就是广大黄泛区周口等地。为了给泄洪做准备,多个乡镇已经进行了搬迁,确保泄洪的时候人员都搬迁完毕。
城市车辆被淹损失有保险公司承担,新车险里包含了涉水险。但农民的房屋和农田,似乎很难折算,专门的养殖户或者种蔬菜大棚的年轻农户,或许还有意识买个保险,但一般农户谁会给自己庄稼买个保险?除非政府强制或者代扣代买,否则基本没有。
就算农田有个农业保险,农民的财产比如房屋、家电是肯定没有保险的,那这泄洪造成的损失该由谁来承担呢?
灾后面临收入锐减难题
截至7月22日,河南全省已紧急避险转移37.6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5.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15.2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2.2亿元。
洪水无情,对于部分河南本地人来说,灾难过去后,很可能会面临收入锐减的难题。
河南省是众所周知的农业大省,也是国家的大粮仓之一,遭遇此次灾情,部分地区农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庄稼面临减产甚至绝收。以经济作物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将面临收入锐减。
时至7月下旬,当地夏粮(小麦)已基本收割归仓,但还有大面积还未收获的夏播农作物玉米、大豆、花生、蔬菜瓜果等将面临被水冲毁、泡坏。
并且洪灾之后农田极易暴发病虫害,一旦防治不及时影响秋粮生产,农民收入将进一步下降。
此外,这次受灾严重的豫北地区,是河南重要的工业基地。对于很多工人来说,工厂如果受洪灾影响而停产,便意味着暂时性的“失业”。
暴雨损失国家政策支持
符合条件的受灾群众,可向政府申请灾害应急救助、过渡性生活救助、倒塌损坏住房恢复重建补助以及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等。
《河南省自然灾害灾民紧急救助工作规范(暂行)》第四条规定,可申请政府救助的主体包括:
①因自然灾害造成不能在现有住房中居住,需由政府转移安置并给予临时生活救助的紧急转移安置群众;
②一次灾害过程后,住房未受到严重破坏、不需要紧急转移安置,但因灾造成当下吃穿用等发生困难,不能维持正常生活,需要给予临时生活救助群众;
③因自然灾害遇难人员家属;
④对因自然灾害造成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无房可住、无生活来源、无自救能力的灾民,在实施紧急救助阶段结束后,应转入过渡期生活救助阶段。
《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第十九条规定,自然灾害危险消除后,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统筹研究制订居民住房恢复重建规划和优惠政策,组织重建或者修缮因灾损毁的居民住房,对恢复重建确有困难的家庭予以重点帮扶。
居民住房恢复重建应当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确保房屋建设质量符合防灾减灾要求。
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急管理等部门应当向经审核确认的居民住房恢复重建补助对象发放补助资金和物资,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应当为受灾人员重建或者修缮因灾损毁的居民住房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第二十一条规定,自然灾害发生后的当年冬季、次年春季,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为生活困难的受灾人员提供基本生活救助。
暴雨来袭相关法律知识
1、暴雨发生后政府要对哪些信息及时公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法律的形式对政府信息的公开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行政机关对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
暴雨涉及社会的公共利益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政府应当主动地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
另外,各级政府对抢险救灾、优抚、救济、社会捐助等款物的管理、使用和分配情况也应当及时公开。
2、哪些单位接受募捐才是合法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中有关于捐款的详细描述。为了预防上当受骗,捐款应注意核实捐款机构是否登记在册,请认准民政部门、中国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等国家机关和合法公益性团体募捐。需注意,个人是不能公开向社会资源征集捐款的。
3、暴雨洪水属于不可抗力,法律对不可抗力的规定?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①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冰雹、火灾、暴风雨、雪灾、海啸等;
②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
③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骚乱、战争等。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对于合同双方当事人,如果发生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另外,发生不可抗力,按照法律规定可以导致诉讼时效、仲裁时效等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