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盛廷公告
NOTICE
盛廷公告
NOTICE
案件介入公告 | 贵州棚户区改造:村民签完安置协议,政府却把村民告上法庭要村民交纳30万场平费,法院竟然还支持了?
已被浏览23次 作者:北京市盛廷律师事务所 更新时间:2025-04-30
关键词 货币补偿

“当初签合同时,根本没人提过这笔钱!”  


2017年,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15户村民因项目建设被征收房屋,选择货币补偿后,却在新建家园时被要求缴纳每平方米2500元的“场平费”,部分村民甚至被镇政府告上法庭。这场争议的背后,连法院的天平似乎都向镇政府倾斜,这不免让十几户村民寒了心。法律,难道只是对弱者的约束?


这是一场“意料之外”的费用之争。事情还得回溯到2017年,当时某经济开发区为推进项目建设,对村村民房屋进行征收。15户村民与政府签订《征收安置合同》,选择货币补偿,并在指定安置区自建房屋。


然而,2024年房屋建成后,镇政府突然要求村民支付高额“场平费”(土地平整费用),并起诉拒付者。村民廖先生因被判支付30万元,成为这场纠纷的典型代表。


“我们不认可支付这份费用。”廖先生等人表示。无辜的村民收到了一份法院的终审判决,最后也没能扭转要支付费用的命运。无奈之下,廖先生等人联系到了盛廷律师,他们对这份判决的合理性也保持怀疑。


棚户区改造,本该保障老百姓户有所居,长远生计有保障,在这场啼笑皆非的闹剧中,老百姓反成了不折不扣的“老赖”,而镇政府,则是拿了村民土地还成了村民的债主,如果不诉诸法律,村民的合法权利无从保证。


政府的行为不仅涉嫌违约,更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和老百姓对公平和正义的期待。法律,成为了老百姓唯一可以仰仗的底气。


“政府当初承诺安置,现在却要我们为‘平地’买单。如果早说清楚,我们或许会选其他补偿方式。”委托人的无奈,道出了被征收人的普遍焦虑。  


征收本为发展,但若以“隐形费用”伤民,便背离了初衷。目前,盛廷律师已经介入该案,将会尽快启动法律程序,帮助廖先生等弱势群体维护其应有的权益。

联系方式配图.jpg



如果您有征地拆迁相关问题需要咨询解决:

--------《《《《点击一对一咨询律师》》》》--------



评论案件介入公告 | 贵州棚户区改造:村民签完安置协议,政府却把村民告上法庭要村民交纳30万场平费,法院竟然还支持了?
最新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