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经典案例
classic case
经典案例
classic case
盛廷律所 > 经典案例 > 征拆维权指南
嫁进北京20年,她依然是“北漂”着的北京人 ...(上集)
已被浏览1955次 作者:茂子 更新时间: 2018/12/29
关键词

当我走在这里的每一条街道

 

我的心似乎从来都不能平静

 

除了发动机的轰鸣和电气之音

 

我似乎听到了他烛骨般的心跳

 

我在这里欢笑

 

我在这里哭泣

……                                 

                ——汪峰《北京 北京》


500790182_banner.jpg

12月的北京,寒风刺骨。


路边商场传来《北京 北京》的旋律,邢双双(化名)悄悄拭去眼角的泪水,或许这略带悲伤的音乐,刺痛了她内心的那处伤疤,在众人面前坚强许久的她,不愿让人看到她柔弱的部分。


刺骨的冷风吹着,让邢双双的头发显得分外凌乱,不加粉饰的脸愈发的通红,她掏出手机给女儿打了个电话,得知女儿正在与同学参加课外实践活动,于是她一遍遍叮嘱女儿注意防寒。


女儿最近的成绩长进不少,也也是邢双双在身心疲惫之余聊做安慰自己的事情。


不管爸爸对与错,你都要用感恩的心态看待这个世界,没有你爸就没有你的生命……邢双双一直这样教育女儿,她觉得自己与前夫一家的恩怨纠葛是大人间的事情,与孩子无关,她不想把仇恨延续到下一代。


在她的引导下,孩子与前夫的关系一直相处的比较融洽。


但那个家,她却再也无法回去,2000年嫁进北京至今,她依然是一个“北漂”的北京人。



“北漂”小妹 幸运嫁进北京


1999年,不满20岁的江苏农村女孩邢双双来到北京打工,成为“北漂”大军中的一员。


那时的邢双双对北京充满无限向往,威武雄壮的天安门、气势恢宏的紫禁城、青砖红瓦的小胡同让她算是大开眼界,能在这个国人心目中图腾般的圣地定居,是她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


由于邢双双文化水平并不是很高,她只能做一些服务员、营业员之类的工作,由于居住地远离上班地点,每天需要起早贪黑来回奔波,但她依然觉得乐在其中。

 

幸运之神很容易眷顾有准备的人,邢双双恋爱了,且男方是北京城郊人。


经过中间人的介绍,邢双双与2000年认识北京郊区农村青年赵刚(化名),初次见面时,小伙显得有些木讷、不善言辞,但邢双双并未顾忌这些,她觉得自己能在北京安身立命已是最大的幸运,何苦自己也不是“三高”女性,生活不就是平平淡淡过日子而已嘛。


并且当时赵刚的父亲对邢双双也比较满意,觉得小姑娘勤快、嘴巴甜、会持家,很愿意接受这个小女孩。


2000年,邢双双与赵刚结婚,婚后,邢双双就与老公、公公住在一起,不久,邢双双将户口从江苏老家迁到北京。


婚后的日子,如同很多家庭一样,瞬间的激情退却,剩下的就是柴米油盐,因鸡毛蒜皮的事吵架斗嘴也成了邢双双与老公的生活日常。


吵吵闹闹中,他们的宝贝女儿诞生,随后夫妻二人的精力放到了女儿身上,公公抱着孙女也是欢喜的不得了。


可是时间不长,因为带孩子等琐事,夫妻间的争吵又多了起来,这次开始,赵刚对邢双双动手了……

 

家暴的开始,让邢双双对于未来生活充满了悲观,她不知道自己心中向往的美好生活还能坚持多久,因为男人一旦动手打老婆,这个习惯就很难改正,并且,她还发现丈夫很重要的一点毛病:他的头脑好像不怎么清醒,间歇性的会出现智力不够用的情况。

 

2004年开始,双方的争吵、打架变得异常频繁、激烈。

 

2005年,当地对赵刚所在区域进行城市改造,他们家的房子恰好在征地补偿范围。

 

但此时邢双双夫妇的家正面临风雨飘摇的境地,农民进城、旧房重生这种拆迁的喜悦并未缓和夫妻间的关系,俩人依然是矛盾重重。

 

2006年,两人的婚姻关系走到尽头,法院宣判两人离婚,由于孩子多是邢双双在带,所以法院将女儿判给李双双。两人离婚时,当地的拆迁补偿政策也落实了,赵刚家分得两套50平米的新房。


 索要财产 遭遇重重困难


结婚时,邢双双夫妻住的房子是公公一手建起来的,所以离婚后她必须搬离。


自己一人在北京举目无亲且带着一个未成年的女儿,邢双双的日子可想而知,于是她把孩子送回老家,由父母抚养,自己又外出打工。


很多地方的农村有个不好的习俗,就是离婚的闺女难进娘家门。邢双双也一样,她不想忍受乡亲们的背后议论,将孩子交给家人后又外出打工。

 

稍微安顿下来后,邢双双理清了一下思路,觉得自己虽然结婚是住进前夫家,但是拆迁时当地应该会按照人口对自己予以补偿,可前夫离婚时自己一点财产没带走,孩子的抚养费对方也不支付一分,这“锅”甩的有点彻底。


不行,必须要讨回属于自己的利益,邢双双开始走上维权过程。

 

在2006年至2009年3月,邢双双无数次跟前夫商量关于自己拆迁补偿、孩子抚养费的问题,可得来的都是一句话:


“没有”


无奈之下,邢双双只能采取法律维权,由于自己对拆迁法律问题不是很懂,于是便找到北京市盛廷律师事务所张晓燕律师,委托她替自己维权。


张晓燕律师做拆迁诉讼十余年,有着丰富的执业经验,当她听邢双双介绍完案情就知道对方已经吃亏,因为按照北京市对集体土地的拆迁补偿政策,不仅要对地上附着物进行补偿,还按照人口数进行补偿。

 

也就是说,邢双双母女应该在丰台区有一套属于自己的、面积大约在70-80平米的房子,这是法律的规定,但现实却是两人现在居无定所。

 

2009年4月,邢双双向丰台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前夫家返还属于自己的房屋,邢双双的想法就是,那两套50平米的房子至少该有自己一套。


三立两撤  获得60万补偿


第一次开庭时,张晓燕律师希望法院以判决的形式对房屋进行确权并分割,毕竟,母子二人在北京要长期生活,没居住地寸步难行。


在此期间,为了更好的维权取证,法院出具了相关公函,对该房屋相关的安置人口、安置指标、回购房屋、拆迁补偿款、补助费等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


事实证明,当初在征地补偿方面,当地政府按照赵刚父亲、赵刚、邢双双、邢双双女儿四个人名义进行补偿,一家四口最起码可以拿到170左右的房子,但赵刚跟父亲只要了两套共100平方的房子,剩下的70平米直接要了20万现金。


也就是说,邢双双及女儿是完全可以得到补偿的,可惜……


在第一次开庭时,邢双双遇到了难题:因为当地是回迁房,房子虽然分下来了,但是房产证却迟迟不能办理下来,导致法院无法进行实质性审理,邢双双只能撤诉。


……


2012年,房产证终于办了下来,邢双双再次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房屋进行分割,这时她们又遇到意外情况:赵刚父亲去世了。


这样一来,原本邢双双打的是与赵刚及其父亲的共同财产分割官司,一下子变成了要与赵刚及其兄弟姐妹的分家析产官司。


因为,赵刚父亲去世后,属于他的那部分家产要由子女继承,这一下官司又麻烦了,于是邢双双再次撤诉、起诉,将赵刚的兄弟姐妹一家人追加为被告。


2014年,官司再次开庭时,意外再次发生,赵刚有个哥哥去世,于是邢双双又必须将其子女追加为被告。


在此期间,邢双双在律师的指导下,到当地房管部门对两套房屋申请了异议登记,以保证在诉讼终结前,房子的权属无法变更。


一直到2015年,该起诉讼总算正式展开,法庭上,赵家子女坚持的观点就是:房子是父亲一手盖起来的,产权在父亲名下,而拆迁后,两套房子也在父亲名下,与邢双双及其女儿没任何关系。


但通俗的认知不能超越法律的红线,当律师在法庭上出示了拆迁协议等有力证据时,对方也就无话可说,毕竟,邢双双母女作为被拆迁安置人,赵刚领了钱却不吱声,这种做法已经有悖人之常情。


2016年1月,丰台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两套房屋归赵氏兄弟姐妹所有,其家人一共支付邢双双母女60余万元现金作为补偿。


当时邢双双对这个结果表示不服,于是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中院也基本维持了一审判决,只不过主张邢双双可以再多要20多万元补偿款。


对于这个结果,邢双双最终还是放弃了,决定就拿回60多万元算了,因为在诉讼期间,前夫一家走了一个司法鉴定程序,证明赵刚智力确实有问题,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那两套房子一套前夫居住,一套归其兄弟姐妹所有,自己确实也难以要回。


2017年6月,李双双终于将60余万元的补偿款全部拿到手。


为母则刚  独力抚育女儿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这句话体现在邢双双身上再合适不过。


女儿逐渐长大,为了让她接受更好的教育,邢双双将其从老家接到北京,自己做保姆赚钱供她读这里的公立学校。


现在,邢双双给一个家庭做保姆,帮助一位老大姐照顾年迈家人,日常她就吃住在雇主家中,孩子回来也是住在这里。


一次奋不顾身的恋爱,一场耗时8年的官司,一个看不到尽头的未来,这些经历让30多岁的邢双双显得比同龄人更加的成熟,但生活的重担并未将其柔弱的肩膀压垮,反让其越来越坚强。


在邢双双眼里,所有的磨难,都会让自己变得更加的坚强,所有帮助她的人,都会让她产生感恩的心,包括为她东奔西走的律师、关键时刻收留她母女的雇主,包括背后默默支持她的家人……


现在,邢双双女儿放学后会经常去看看爸爸,两父女关系处得还很融洽,这与平时邢双双的教导有很大关系,上一辈的仇恨不能遗传给下一辈,因为不同的人对待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幸福的感受可以继承,仇恨的种子不能到处栽种。


邢双双相信,按照女儿与赵刚的融洽程度,等她长大后,赵刚肯定会接纳她。


对于自己的未来,邢双双看得很开:


一切随缘,漂着,又何妨……


阅读更多:嫁进北京20年,她依然是“北漂”着的北京人 ...(上集)

评论嫁进北京20年,她依然是“北漂”着的北京人 ...(上集)
最新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