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凤村(化名,下同)位于四川凉山,村里有千亩林地,1980年省上来进行林权确认时,向红凤村二组颁发了《林权证明书》。2009年林权改革时,市林业局再次对林地进行确权,并向红凤村二组颁发了《林权证》。
于法于理,这千亩林地的归二组村民所有。然而,当林地要被占用时,在补偿问题上,村民却遭遇了重重难题。
一、村委会擅自处置村民资产
2021年,回和(化名,下同)矿业有限公司拟在红凤村二组的千亩林地上建设一个大型尾矿库。
对于占用林地的补偿问题,二组村民与村委会、回和矿业公司多次协商未果。于是,回和矿业有限公司直接绕过二组村民,与红凤村的村民委员会私下签订了林地征用协议。
这份协议约定:对林地的补偿按照集体土地流转(租用)的标准,每亩地租赁20年一次性给3000元补偿,一共补偿820万。该补偿标准不仅低得离谱,而且地上成片的松树一分钱都不给补偿,回和矿业公司还将补偿款打到村委会账户上。
擅自处置二组村民的林地后,村委会才召开村民会议宣布此事,并且扬言:“不管二组村民是否同意,这补偿款要划分一部分给其他村民小组,并且要截留几十万作为村委会办公经费。”
二组村民提出反对意见:“我们的林权证还在手里攥着呢!村里未经我们同意,怎么可以擅自处置?而且这明明是征地,凭啥按租地的价糊弄人?”
对于二组村民的反对意见,村委会置之不理。与此同时,尾矿库项目擅自开工建设,大片树林被砍伐,原本郁郁葱葱的山林变得满目疮痍。
面对这种情况,村民们心急如焚。他们多次尝试与相关方沟通协商,希望能解决补偿问题,可都无济于事。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明明有林权证,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二、“有关部门”无视村民权益
为了讨回公道,二组的村民们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详细阐述了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得到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然而,反馈的过程并不顺利。
有关部门认为,此次占地程序没有问题,村民的诉求没有依据,眼看着树都快被砍光了,补偿问题却没法解决。村民们觉得自己的声音没有被真正听见,自己的权益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艰难前行中,村民们的希望愈发渺茫,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该何去何从。一次次地等待,一次次地失望,他们的耐心逐渐被消磨殆尽。
直到2024年春天,有人提议:“听说北京的律师懂征地,要不试试?”
三、言辞恳切,只给村民的合法权益
接到二组村民求助后,北京市盛廷律师事务所马上指派付顺托和董欣玥律师承办此案。在深入了解案件情况后,律师团队开始了专业、高效的维权行动。
盛廷律师团队实地考察
付律师和董律师先是向四川省人民政府、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等多个部门发出律师工作沟通函。
在沟通函中,律师们凭借专业的法律知识,详细阐述了案件事实,明确指出矿业公司与村民委员会签订的《协议》不具有合法性。
同时,律师还指出,尾矿对方地属于工矿仓储用地、建设用地的范畴,需要将集体所有林地转为国有建设用地。如果已改变了土地用途和权属性质的话,就应按照征收标准进行补偿,而不是集体土地租用标准,回河矿业公司按3000元/亩的租用标准进行补偿实在过低。如果通过集体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联营的方式,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尾矿库项目建设的投资和收益分配的话,村民也没有参与任何经营。
律师们在沟通函中言辞恳切,不仅明确指出项目存在的违法之处,还希望相关部门重视此事,依法督促辖区单位妥善解决二组村民的安置补偿问题。
同时,为了全面了解项目的合法性,律师还向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等多个部门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内容涵盖了征地批文及申报材料、用地预审文件、林地征收审核批复文件等多个方面。
四、行政复议,案件迎来转机
沟通函寄出后,付律师和董律师陆续收到各个部门的回函。
其中,凉山州自然资源局政策法规科室工作人员给付律师回电,告知案涉项目占地不走征收,而是按照《自然资源部关于采矿用地保障的通知》的规定,通过集体建设土地使用权联营的方式处理,并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由农村经济组织或者村民投资超过百分之五十成立乡镇企业,参与尾矿库项目建设的投资和收益分配。
付律师表示:即使不走征收,但此次尾矿库建设项目也没有走建设用地使用权联营方式占地,二组村民作为土地权利人,既没有拿到征地补偿,也未参与投资和收益分配,完全被排除在外,所谓“入股”纯属幌子!
在了解真实情况后,工作人员告知付律师:目前审批材料已经报送省自然资源厅,建议律师联系省里沟通案件事宜。
于是,付顺托和董欣玥律师马上向省自然资源厅发去律师沟通函,告知实际情况及违法之处,希望省厅不予通过审批。
在等待省厅回复期间,盛廷律师也陆续收到此前申请信息公开的答复。其中,省林草厅以林地占用审核申报材料属于过程性信息为由不予公开,律师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和类似案例,申请行政复议。
通过这套“组合拳”,案件迎来极大突破解决机会。
五、感受到了压力,才想到和村民“好好谈”
收到盛廷律师的复议申请后,省林草厅相关负责人员非常重视,负责人认为市政府报送的材料存在问题,于是给市政府的领导下达了一个期限,要求领导在该期限之前述职,解决此事。若解决不了的话便撤销许可,以后该市其他采矿用地的项目也难以批准。
得知消息后,矿方律师联系付律师和董律师,希望律师到现场协商处理此次占地问题,并告知村民诉求,他们尽量满足。当地政府及领导也找到二组村民,承认此次占地项目存在问题,希望村民先撤销行政复议,后面会跟村民“好好谈”。
村民代表与律师聊天记录
因律师团队始终与村民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告知村民案件进展情况,村民们心里都有底,面对压力,在律师的指导和分析后,村民们没有自乱正脚,坚持要等补偿问题解决后才撤销行政复议。
付律师和董律师在与矿业公司代表沟通前,搜集了村民的意见和诉求。
站在村民的立场上,考虑到未来生活,盛廷律师代村民在谈判中还明确的提出三个要求:
1、提升占地补偿款,并全归二组村民所有;
2、地上树木必须给予补偿;
3、尾矿项目占地会影响村民正常用水,必须妥善处理。
在律师的坚持和努力下,经过多轮协商沟通,原先打到村委会账户上的800万补偿将还给二组村民,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升800万补偿。后续经过四轮协商,又在提升八百万补偿的基础上追加了三百万,同时报销村民委托律师的代理费用,至此,该方案得到所有二组村民同意,大家同意撤销行政复议申请。
在政府部门的见证和要求下, 矿业公司同意尽快把协商好的占地补偿款打到村小组账户。
2024年11月13日晚,村民代表告知村民和律师:已和矿企达成协议,将召开二组村民会议就补偿进行确认。
回顾本案,二组村民一开始手持林权证却被越权处置林地代签占地协议,被要求接受低价流转占地标准及村委会截留补偿款,四处反馈无门的绝望...在盛廷律师团队通过法律程序撕开程序漏洞后,地方政府态度戏剧性转变,权利主动“低头”。最终,村民拿到两千万占地补偿款,后续生活也有了保障。
这场胜利不仅仅是八百万到两千万补偿的跃升,更是村民权益得到保障的体现。而这时距离村民委托盛廷律师团队,其实才过了两个月。
每一场胜利,都是法治的星光
从凉山的青山到北京的律所,这场跨越千里的维权战,盛廷律师以专业为矛、以责任为盾,将复杂的法律问题转化为村民都看得见的争议,诠释了“人民律师”的内涵。正如本案所示,当弱势群体遭遇公权力或资本的不公时,专业律师的介入往往能成为扭转乾坤的关键力量。
盛廷律师希望,这束从凉山深处迸发的法治之光,能照亮更多被遗忘的角落。法律不会自动上门,但正义永远值得争取。北京市盛廷律师事务所始终在这里,为你守护每一寸土地、每一分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