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经典案例
classic case
经典案例
classic case
盛廷律所 > 经典案例 > 精选维权案例
胜诉故事 | 拆迁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那我们当事人就不是人民群众吗?盛廷律师以专业助力拆迁户扭转困境,补偿提升获赠锦旗
已被浏览45次 作者:北京市盛廷律师事务所 更新时间: 2025/08/22

2025年8月7日,盛廷律所某个承办群的名称在一片祝福声中,将前缀改成了【结案】,对于盛廷律师来说,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个“仪式”,但对于但对郑先生、施女士一家来说,这意味着他们走出了一段此生不想回忆的焦灼于煎熬。


圆满结案后当事人曾提出再给律师补一点委托费,却被盛廷律师严词拒绝,了解到原因后,当事人决定送两面锦旗,以表达对律师的信任和感谢。毕竟,这个案件关乎他们一家人未来的生活,还好有盛廷律师,还好问题解决了!

 

封面 改.jpg


成功案例补偿聊天记录1.jpg


辛苦半生,只为安身之所



1993年5月18日对郑先生一家来说发生了一件大事儿,他们的《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证》得到了审批,他们的房子终于有了合法“身份”。


郑先生一家宅基地上一共有两幢楼房,一幢距离马路比较远,主要用于生活。一幢距离主路比较近,1993年,郑先生的父亲分户以后提交审批手续、建设的房屋,后用于经营。


随后的几年,郑先生一家先后对房屋进行了翻建,两层楼房变成了四层,由于不懂相关法律,2002年,郑先生在翻建房屋的时候还被罚过款……


此后,郑先生翻建另外一处房屋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在拿到了审批之后才进行建设。截至2013年,郑先生一家两处房屋的住宅面积达到了1450平米。


2014年,由于家庭人口不断增加,郑先生希望将这块宅基地进行分割,在完成分户之后,提交了分割宅基地的申请,但因故未获批准,此时这块宅基地上已经登记了三户人:郑先生的大姐一家、郑先生父母和二姐一家、郑先生一家四口。


此时的郑先生还没意识到,这份没有通过的审批,在十几年后将对他造成巨大的影响。

 

(郑先生家的房屋)

靠路边远的房屋650平 (2)(1)(1).jpg


别人都签了,就只剩下我们



2025年,某市街道办作出《某老旧小区邻里中心所涉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公告》以及补偿办法,并对他们的房屋进行了入户测量评估。


在协商补偿时,征收方说按照当地现行政策,郑先生的两处房屋只能享受420平米的安置面积,超出的部分只能按照重置成本价进行补偿。


郑先生经过核算,这个价格已经低出了他们的预期,这都不算完,郑先生还了解到,重置成本价这部分补偿还不是货币,而是50%的金额为当时滞销房的房票。


也就是说,此次拆迁,郑先生一家的居住面积不仅缩水过半,他们还得被迫选择使用房票“购买”滞销房。


靠路边近的房屋800平 (2)(1).jpg


新房子的装修够不够?三户人家如何安置?都成了摆在郑先生一家面前的重大难题。


由于经常在短视频上看律师普法,郑先生对相关的法律有些了解。但是无论如何,他都无法将短视频里律师描述的拆迁代入到自己的案子中。“是律师讲的不对还是自己遇到的拆迁有问题?”郑先生疑惑着于盛廷律师取得联系。“我这边签约率已经到了90%以上了,周边邻居都签协议了,就剩我们了,我们怎么办?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2025年6月7日,北京市盛廷律师事务所指派赵琳律师主任助理付岩海前往郑先生的所在地了解情况。


律师了解到,他们所遇到的情况远比之前沟通的要复杂。


郑先生的两户房屋都有过经营项目,有相应的经营手续。而征收方协商时并未考虑到他们生产经营这部分的利益。此外,郑先生家里还有一处自留地,虽然这块地没有在征收红线内,但据说也要被一并拆除,而这块60平米土地上的房屋,也是郑先生合法的来的。这部分的补偿利益如何争取,郑先生也不清楚。


赵琳律师了解完郑先生的情况后得出结论:郑先生等人遇到的可能是模拟拆迁正式的征收拆迁并未启动。听到这话,郑先生紧绷的神经才得以舒缓。


“难怪我和别人家的征收情况对不上呢。”


郑先生的放松让他得以回过头重新审视自己的遭遇,从房屋翻建到分户再到入户调查,每天学习征拆法律的他们还能被这些程序绕的团团转,更何况对征收拆迁一无所知的平头百姓呢。


此时,郑先生才深刻理解了“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这句话真正的含义。经过进一步对比,郑先生选择了从事征收拆迁业务十八年,专注于财产保护法律研究的盛廷律所进行委托。本案交由陈杰律师、穆洪秋迪律师(实习)主要承办。

 

标准就这个,今天必须签



律师介入委托之后,按照做好的承办思路有条不紊的启动工作。由于郑先生对于模拟征收了解的不多,加上政府不断地给他们施压要求签字,郑先生一家人一直处于精神紧绷的状态。


考虑到当事人精神压力,律师一般准备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材料,一般就郑先生家所遇到的征收情况进行相应的法律知识普及和相关的案例分享。


盛廷律师知道,越是这时候,越要冷静对待,一丝一毫的懈怠都有可能被征收方钻了空子。


2025年6月30日,城市更新工作组一行人早早地来到了郑先生家里。郑先生了解到,今天是签约期的最后一天了,因为其他人都陆续签约,郑先生一家就成了他们重点“攻坚”的目标。工作组的上门对于郑先生一家人来说始料未及的,突如其来的“攻坚更是让郑先生一家倍感压力。


工作组态度坚决地将补偿的标准摆在郑先生面前,似乎在和他们说:“标准就这一个,今天无论如何也得签。”


fdc051d12e1d4c70494c96626b25a466_compress(1).jpg


面对这样的压力,郑先生第一时间在律师的工作群进行了告知,律师得知征收方上门,一边安慰郑先生说协商未必是坏事,一边提醒郑先生补偿不满意不要做出任何同意搬迁的承诺。


有律师在后方支援,郑先生的底气也足了,“不同意”“不签字”“不搬迁”一上午的几户都是“不”开头,征收方也意识到,这样耗下去不会有任何进展,征收方的律师开始与盛廷律师进行接触。协商谈判终于开进了快车道。

 

我们当事人也是人民群众!



律师之间的沟通相对于征收方于被征收人的沟通要通畅的多,除了相似的法律基础之外,理性沟通成了达成一致的关键。


征收方的律师没有“攻坚”的紧迫感,对于征收方的法律依据和条件做出了明确;盛廷律师也没有被征收方“逼迫”的压迫感,有理有据的提出当事人诉求的原因及目的。


法律讲不通,就讲人情,讲发展,然而盛廷律师认为,郑先生的搬迁困境也是人情,郑先生的长远生计也是发展。征收方不能说为了提升片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就牺牲掉部分人的生活质量。


律师的不卑不亢据理力争让对方律师一度沉默。不就,征收方又试图以房屋是违建为由,“要挟”当事人进行搬迁,律师直接了当的指出:“任何违建都是需要认定的,违建不是你们张口就来的,你的认定结果呢?”对方律师听到这些话之后再次陷入沉默……


这场由征收方上门“攻坚”的谈判,经过一整天的拉扯,最终变成了当事人将诉求告诉盛廷律师,盛廷律师再与对方律师沟通,对方律师再和征收方沟通的间接谈判。


经过双方法律人的过滤和语气上的化解,沟通逐渐变得有效起来。但此时,已经是30号的深夜,律师和郑先生等人说:“今天是一个持久战,不管你们谈多晚,我们律师随时待命。”


2025年7月1日,凌晨1:01,基于双方律师有效的沟通,征收方见郑先生依法维权的意志坚定,他们的态度开始有所转变,律师指导谈判后一个多小时后,郑先生在群里发了一份补偿安置协议——这个案子有结果了。


盛廷胜诉故事聊天记录.png


见到协议的盛廷律师打起十二分精神,分工协作为郑先生等人进行审核,将协议里面可能存在的风险一一反馈之后,凌晨2:53,鏖战近二十个小时的协商谈判以郑先生等人补偿提升宣告结束。但律师仍不敢放松,赶忙敦促提醒郑先生时刻关注补偿款的履行。

 

 d60d29f2b8538c69285e4e497fd112bc_compress(1).jpg

 

是红线更是底线



征收补偿款到账那天,郑先生问了盛廷律师一个问题:“你们帮我提升这么高的补偿,我能多给你们付一点律师费吗?”这个问题让律师们不知所措,他们能感受到当事人发自内心的感激,但是多付律师费,尤其是从事行政诉讼的律师费,协议之外多收一分钱都是违规。这是律师永远都不能触碰的红线,是刻在盛廷律师骨子里的禁忌。


经过律师的一番解释,郑先生一家决定赠送两面锦旗到盛廷律所:一面给业务精湛,全心全意为当事人服务的穆洪秋迪;一面给团结协作,水平超群的盛廷律师团队。

 

盛廷律师获赠锦旗.png


感恩团队的辛勤付出,打心里庆幸能遇到咱们老百姓自己的优秀的律师团队。谢谢你们为我们努力撑起一片光明的蓝天。

 盛廷律所咨询联系方式.jpg

 


评论胜诉故事 | 拆迁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那我们当事人就不是人民群众吗?盛廷律师以专业助力拆迁户扭转困境,补偿提升获赠锦旗
最新评论
——— 热点精选维权案例 ———
——— 最新精选维权案例 ———
——— 盛廷推荐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