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一个小村庄里,委托人有住人的温馨小屋,也有养殖牲畜的棚舍,还有加工五金的简易厂房。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承载着钟家两代人的汗水与记忆。上世纪七十年代,本村青年钟先生在村委会的授意下,在此占有使用至今。眼看生活蒸蒸日上,年近古稀的钟先生却被一份《限期拆除通知书》打破了所有平静。

一片开荒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农村开荒拓土热潮席卷全国。当时二十多岁的钟先生,怀揣对未来的憧憬,经村委会同意后,在本村“小石滩”(化名)的荒地上扎下根来。
彼时,无论是村民的法律意识、司法环境,还是土地管理法,都未明确宅基地申请、审批及房屋建设的具体流程。“没有宅基地就自己平整土地,没有配套设施就自己修路、引水、通电。”凭借一腔韧劲,钟先生让荒芜之地焕发新生。2011年,村里合作社出具《证明》,明确他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便持续使用该片土地并搭建棚屋至今。

历经两代人耕耘,这片土地已扩展至三千多平方米,成为集居住、养殖、五金加工、厂房出租于一体的“多功能用地”。钟老先生始终不认可“非法占地”的说法,他坚信他的占地行为是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治理开发农村“四荒”资源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中“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原则的生动践行。
两名退伍军人
1979年和1981年,钟老先生的两个儿子钟伯军、钟仲军(均为化名)相继出生。兄弟二人生于斯、长于斯,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情感。成年后,他们先后参军入伍,军旅生涯磨砺了坚毅性格,也让他们对“家园”有着超乎常人的珍视。
退伍后,兄弟俩毅然返乡,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对这片土地进行优化改造。他们未向军队和政府提出任何安置要求,而是自力更生、自主创业,让家庭日子过得有声有色。然而,一份突如其来的限期拆除通知书,彻底改变了父子三人的生活轨迹。
作为退伍军人,他们习惯遵守规则,更坚信“有理走遍天下”。面对可能到来的房屋被毁、无家可归的困境,父子三人共同联系了北京市盛廷律师事务所,律所指派赵琳律师与主任助理付岩海前往当地普法,随后由赵琳律师、凤长俊律师和林诗琪律师(实习)主要承办案件。
令人遗憾的是,案件审理期间,哥哥钟伯军于2025年6月24日离世。其父钟老先生作为继承人,接过诉讼接力棒继续维权,这场家园保卫战,从兄弟同心变成了两代人的坚守。
三个家庭的生计
2024年5月16日,镇政府作出《责令限期拆除通知书》,认定钟家兄弟未取得用地批准,所建“铁棚”违法,责令三日内自行拆除。律师介入后立即启动诉讼程序,但仅十天后的5月26日,镇政府便以未履行拆除通知为由,作出《强制拆除决定书》。律师随即向某铁路运输法院起诉该强拆决定。

“我们没违法乱纪,只是靠双手谋生,为什么非要把我们逼到绝路?”面对无家可归的压力,钟仲军情绪激动。
2025年2月17日,一审开庭。律师就案涉土地使用、建设手续等问题充分陈述,但法院未审查是否违法的核心事实,仅以“强制拆除决定书对权利人无实际影响”为由,认定起诉不符合法定条件,驳回起诉。
5月12日,“责令撤销限期拆除通知书”的诉讼迎来结果:法院认定镇政府未履行法定程序、未保障当事人陈述申辩权,事实不清、程序不当,撤销了该通知书。

这一结果虽让当事人略感宽慰,却让律师哭笑不得——明确为具体行政行为的决定书未被撤销,是否可诉存在争议的通知书却被撤销。随后,律师对一审驳回裁定的案件提起上诉。
在此期间,委托人相继收到《责令改正通知书》《行政处理决定书》,依据《行政处罚法》和《城乡规划法》,要求钟家父子15日内拆除地上建筑。
“行政机关明显乱套了,他们自己都不清楚在做什么。”赵琳律师看到新文件后倍感困惑。凤长俊律师感慨:“我们像在反复告知一个小学生哪条路走不通,而他们却在不断试错。”林诗琪也表示,这种执法方式既浪费行政和司法资源,也损害行政机关公信力“实在过于业余”。
就非拆不可吗?
作为行政征拆领域的专业律所,北京市盛廷律师事务所代理过无数类似案件,但钟家案让律师团队感触颇深:镇政府拆除“违建”的目的明确,却始终无法依法推进到司法强拆环节。

一方面,镇政府执法不专业,如无头苍蝇般盲目推进;另一方面,执法缺乏依据,对钟老先生的开荒事实、律师提交的《情况说明》及当事人的陈述申辩权置若罔闻,深陷程序困境。从首次被认定“违建”以来,钟家多次面临强拆风险,至今仍生活在焦虑之中。

赵琳律师回忆,二审审理时,法院曾联系律师,表示会劝说镇政府撤回文件,询问律师能否做通当事人工作让其撤诉,二审法院明显关注到了一审的错误结果。“显然法院知道镇政府的文件有问题,却依然驳回起诉。”凤长俊律师无奈表示:“我们一直努力搭建协商平台,实质性化解争议,这本该是行政机关主动做的事,如今却要律师推动,而镇政府仍执意拆房——这房子就非拆不可吗?”

林诗琪对案件仍持乐观态度:“尽管镇政府多次作出违建认定、施加强拆威胁,但至今未采取强制措施。我们仍有诉讼空间和协商筹码,只是心疼委托人,始终在担心房屋被拆的焦虑中煎熬。”

盛廷律师十八年征地拆迁领域经验,只提供“对”的解决方案
律所免费咨询电话:010-6064-68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