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租代征指的是通过租用农村农民土地,在没有获得相关审批的情况下,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在农用地上进行非农建设的行为。这种行为违反法律规定,造成一定危害后果,需要农民群体对其保持警惕。

我国的土地受到法律的保护,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法律的约束和限制。以租代征这一行为在许多方面违反相关法律规定,造成负面影响。
1.农用地的转让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
以上法律法规说明,农村农民土地的出租必须由符合条件的主体通过合法途径,以合法的方式租用土地并支付相应的费用。然而以租代征往往在一些方面存在违反相应法规。
2.农用地土地性质的改变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应当有相应的、有效的合法审批手续,并且按照相应规定进行转用。而以租代征往往并不具备合法有效的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因此也违反了这一法律规定。
3.我国整体土地利用规划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条规定,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全面规划,严格管理,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制止非法占用土地的行为。
我国实行土地用途管理制度。针对农用地的保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土地用途,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以此保障耕地数量和质量。以租代征一方面擅自增加了建设用地规模,降低农用地数量,另一方面还通常对土地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和污染,使得土地质量下降。
对于农民而言,土地与农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农民合法权益的关键组成部分。然而以租代征这类违法行为会在土地权属方面给农民带来危害。
一方面,法律规定土地征收应给予被征收人公平、合理的补偿。而以租代征通常使用土地租金代替了本应支付的征地补偿款,剥夺了农民获得征地补偿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以租代征后,被租用的土地往往租用期长且缺乏明确的收回机制。因此容易在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阻碍土地的顺利收回。
总的来说,为减少手续环节、降低成本而进行的以租代征违反多项法律规定,擅自改变农用地性质并进行非农建设,破坏国家对农用地的保护,对农民也造成许多危害。对此,农民应及时采取行动,可以向国土资源部门进行举报或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多种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盛廷律师处理过的众多“以租代征”案件中,农民往往是最直接的受害者,面临补偿款拿不到、土地也要不回来的双重困境。如果您的地正被低价租用进行非农建设,请务必立即了解如何保住应得的补偿,避免一辈子的依靠落空。
北京盛廷律所:18年征地拆迁领域经验,专注帮您拿回应得的土地补偿。
-
2020/02/21
-
行政诉讼 2022/09/30
-
2024/07/15
-
-
2025/10/31
-
2025/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