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起,国家将实施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这一制度对于生活在国际化大都市,遍地都是巍然屹立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人们来说可谓是非常陌生的。我们见惯了城市的繁华与喧嚣,却看不到繁华背后逐渐减少的青山绿地、无法切身感受耕地对我们世世代代人的重要性。
目前中国耕地已由2000年的19.24亿亩减少到2007年的18.26亿亩。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周边的耕地已被钢筋水泥一圈一圈地吃掉,直到如今仍在陆续占用着。为了解决耕地后备资源的不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这要求中国必须保持必要数量的耕地。
2008年永久基本农田这一概念在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对基本农田实行永久性保护,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改变其用途,不得以任何方式挪作它用。
时隔十一年,为了能将良田沃土、绿色田园留给子孙后代,2020年起实施的土地管理法在基本农田制度之上加上“永久”两字,这一理念的重大转变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耕地严格保护的态度,特别是对基本农田的高度重视,更加坚定了我们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和基本农田红线的决心。那么新修的《土地管理法》究竟是怎样规定的?使我们华夏子孙可以获得哪些收益呢?
首先,为了坚持“农地农用”的原则,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新修改的《土地管理法》第35条明确规定,永久基本农田经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用途。
这一制度的改革将切实落实 “三个不得、三个禁止”的规定,即不得改变土地用途,禁止擅自用于其他非农建设;不得超标准用地,禁止擅自扩大用地规模;不得改变农业设施性质,禁止擅自将农业设施用于其他经营。
其次,规定永久基本农田必须落实到地块,纳入数据库严格管理。原来的土地管理法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必须把80%以上的耕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现在考虑到各省的耕地后备资源大有不同,所以新法作了略微调整,将具体的划定比例由国务院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际情况来确定。
这一制度一方面是为了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落地到户、上图入库的政策,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严格规范农田制度,加强对设施农用地的监测督查。
再次,实施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后,对保护耕地、维护农民土地权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俗话说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为了我们世世代代的人类还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拥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充满营养的食物,保护耕地的历史使命和强国的重任便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唯有我们齐心协力扎紧耕地保护的“篱笆”、筑牢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才能使这项极端重要的基本国策得到科学合理的实施。
咨询了新《土地管理法》突破之“将基本农田提升为永久基本农田制度”的当事人还咨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