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回顾历史,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规模小,实力不强,在市场激烈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基于中小企业的上述特点,我国2003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但这部立法只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实际发挥的作用有限。
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即“非公经济36条”。该意见的颁布掀起了一股扶持中小企业政策的热潮,国务院各部委随后出台了相关的意见政策20多个。
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资金支持、就业创业扶持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上述一系列法规可以看出,国家层面对中小企业一直以来都是持扶持保护态度。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首当其冲影响的就是中小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和租金成本高的企业,受疫情影响市场消费被抑制,大多数中小企业资金流断裂,面临入不敷出的破产危险。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中小企业面临的危机必然会波及到各行各业。
如今疫情仍然在愈演愈烈,中央及各省市也延续了一直以来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态度,相继出台了扶持中小企业应对疫情的政策文件。
本文对所有的政策文件进行了汇总和解读,以期对中小企业渡过难关有所裨益。
政策内容
一、降本减负,助力企业过渡疫情难关
1.减免税费
广东省专门制定了“税务十条”落实减负政策;减税的对象包括住房公积金、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个体工商户的定期定额税。
2. 延期申报、缴纳税款
大多数省份对此进行了规定。
3. 房租减免或补贴
房租减免幅度根据疫情的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1-3个月不等。
4. 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经营成本
用电、用水、用气,实施阶段性缓缴费用,缓缴期间实行“欠费不停供”措施。对企业经营成本实施施行一定的折扣。
二、援企稳岗,促进企业复工生产
5. 返还失业保险费
大多数省市规定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可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
6. 缴纳社会保险
大多数省份都规定了可以延期缴纳社会保险,但是对社会保险的范围各省进行了自由裁量,有的省份缓交五险,有的省份只缓交两险。
7. 帮助企业复工
帮助企业复工主要有两种途径:政策上的支持和资金支持,对于资金支持,具体的扶持方式各省市不同。
三、金融支持,解决企业贷款、融资问题
8. 给予企业贷款贴息
每个省份根据自身的情况贴息的幅度不同,同一省份针对不同的企业贴息的幅度也不同。贴息幅度大多数为贷款利率的50%。
9. 加强信贷支持
各省市主要规定保障疫情期间企业信贷稳定,银行机构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到期还款困难的可予以展期或续贷。鼓励金融机构提供优惠利率的信贷支持。
10.优化企业的融资担保服务
11.加快产业资金兑现进度
为中小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审核资金进度。
12.担保方面的补偿
对中小企业的担保损失和担保费用进行财政补偿。
13.鼓励金融市场加大服务力度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开发专项金融产品,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采取信贷支持和债券承销相结合方式。
四、支持科技创新、创业
14.鼓励疫情防治科研相关工作
对生产防疫物资的企业、开展科学研究的企业进行资金资助,对应对疫情的专项科技攻关项目给予补贴。
15.加大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扶持
五、优化提升服务
16.防控防疫物资、医务人员支持
对防疫物资设立绿色通道,对防疫物资的进口实施优惠的税收政策,对医务人员进行工作补贴和保险保障。
17.财政补贴
财政补贴范围较广,包括技能培训、行业补助、生产物资的企业、无法赴境外参展的补贴等。
18. 完善企业信用修复机制
19.电商化、数字化改造升级
政策解读
截至2020年2月14日,根据搜集的各省市出台的政策资料显示,除了甘肃、新疆、青海、西藏、香港和台湾,其余省市都出台了疫情期间扶持中小企业的相关政策。未出台政策的省份和地区,通常是由于疫情对于当地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小可控,例如西藏仅一名确诊病例。
总的来说各省市的扶持政策涉及面广,大体类似,但是也有省份提出了具有独创性的政策,例如湖北省提出了确因疫情影响,无法按时履行合同义务的,可以适当延长合同履行期限;深圳市政府加强对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营保障支持;西安市对中小企业申请创业担保贷款优先给予支持等。
在这场疫情中受到打击最严重是以餐饮、旅游、交通等为主的第三产业,具有生产规模小,储备资金不足的特点,因此此类中小企业的痛点在于账面资金流的不足,所以各省市政府出台政策主要目的是减轻疫情期间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给予其喘息机会。资金是企业生产的血脉,一旦疫情危机解除经济回暖,资金流开始运转企业就能顺利渡过难关。
中小企业之所以存在资金问题,一方面是中小企业本身的特点,另一方面来自于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我国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过度依赖于银行,然而银行审批要求严格、融资门槛高;地方政府对于企业行政性收费项目繁多,这也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具体到这五个层面的政策,利用财政税赋、金融机构来帮助中小企业开源节流,解决税赋过重、融资难、用水用电用气成本的问题。
显而易见,这些政策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出台迅速,规定具体,涉及范围广,直击中小企业的痛点,形成了一整套政策扶持体系,给予了中小企业实实在在的优惠。
但是,任何好的政策都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落实,得不到落实,再好的政策都是一纸空文。那具体政策如何落实,中小企业是否可以以当地政府不履行相应的政策优惠为由而提起行政不作为之诉?由于目前我国尚未有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企业又该具体向哪一个行政主体主张诉求,主张何种诉求?这些都值得我们在实践中进行研究和探讨。
总而言之,针对此次疫情各地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可圈可点。例如,房租的减免响应了中小企业主的心声,这些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中小企业要获得稳定长期的发展并具备抵御重大风险的能力,有赖于一个系统的长效机制,需要地方政府将优惠政策落实到每一个细节。
撰稿:海淀中小微企业法律服务团
北京市盛廷律师事务所
-
2021/03/25
-
2021/05/26
-
2021/06/03
-
2021/11/10
-
2021/11/02
-
2021/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