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引发的补偿争议时有发生,那么,当农民朋友认为补偿标准不合理时,应该如何做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面对这种情况,主要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维权,一个是行政复议,一个是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大家应该都了解,而行政复议这个说法大家可能都或多或少听过,但了解的也许并不多。那么,行政复议究竟是什么?又应该如何申请呢?今天一篇文章给大家讲清楚。
一、什么是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通俗来讲就是体制内的“民告官”,在征地拆迁中,如果当事人认为当地市、县级人民政府做出的房屋征收决定、补偿决定以及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的,那么都想可以向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级行政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要求他们审核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然后作出复议决定。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县里面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了当事人的权益,就可以告到市里,让市里评估这个行为是不是违法了或者不合理了,如果市里认为确实不合理,那么就可以撤销或者提高补偿,进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通过上述的阐释,相信大家已经明白了行政复议的概念,也了解了哪些情况可以适用行政复议——只要当事人认为行政管理部门有关征拆的具体行政行为(比如强拆,比如给出不合理的安置补偿决定书、限期拆除决定书、行政强制执行决定书等)侵犯了自身的合法权益,那么都是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
二、行政复议的方式和流程
那么,具体要如何申请行政复议呢?可以参考以下的流程。
1.注意期限。通常而言,行政复议的期限是60日。也就是说,在您收到相关的补偿文件时,如果您对标准不满意,那么就需要在60天之内提起行政复议,如果超过了这个期限,那么就无法申请了。
2.确认复议的机关。行政复议提起的机关通常是同级政府或上一级的主管部门,也就是说,如果对县xx局的补偿方案不满,就要向县政府提起复议,如果对县政府的补偿方案不满,就要向市政府提起复议。
3.提交行政复议申请。在确定了行政复议的机关后,就可以提交申请了。申请一般包含以下几项信息:申请人信息、申请机关信息、申请复议的事实和理由、具体的复议请求等。提交申请后,复议机关会审查您的申请,如果申请符合法定条件,那么复议机关就会受理,并展开复议程序。
4.准备证据,参与复议程序。在复议程序展开后,作为当事人,需要进一步准备相关的证据材料,以便在听证会上提交,证据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具体行政行为的相关文件、权属证据链、程序违法证据、价值对比材料等。
5.接收复议决定。当复议程序走完后,复议机关会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复议决定并予以通知。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从今年3月1日起,司法部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在线复议工作,依托“掌上复议”微信小程序和全国行政复议服务平台,开展在线申请、在线补正、在线阅卷、在线听证、在线调解和在线送达等活动,助力社会公众实现足不出户申请和参加行政复议。
对于老百姓来说,这是一件大好事,因为在线复议在方便大家通过行政复议表达诉求维护权益的同时,也能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办案的全过程留痕,可以有效监督行政机关,进一步规范办案工作,提升行政复议的质量和效率。
三、行政复议的注意事项
在当事人收到复议决定书后,如果对结果不服,可以对原机关所在地或复议机关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这时,就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了,因为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民告官”,只靠老百姓自己是很难诉讼成功的。
虽然与行政诉讼相比,行政复议的程序要相对简单,难度和成本也相对更低。但作为一项救济手段,行政复议依然有着必须遵守的规则与流程,所以一旦开始行政复议,很多人都会被需要准备的各种材料和文件弄得晕头转向,在一次次的奔波中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行政复议毕竟也属于一种“民告官”,百姓在其中依然属于天然弱势的一方。所以,行政复议并不是百分百能成功的。而一旦行政复议失败,那就要考虑走上行政诉讼的道路了。
在提起行政复议时,作为老百姓的我们就应该养成一个良好的意识,那就是做两手准备。
一方面,我们应该正常走行政复议流程,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做好复议失败转为诉讼的准备,这就需要我们同步进行证据公证,甚至是在复议阶段就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避免耽误时间影响最终的结果。
如果您有征地拆迁相关问题需要咨询解决:
--------《《《《点击一对一咨询律师》》》》--------